民族魂

民族魂
历史英烈应被永远铭记!

雪化方知松高洁

更新时间:2022-05-24 11:43:13点击:

雪化方知松高洁

—李铁烈士传略

李宣珊 李云中

李铁原名郭庆云,字缦青,又名郭云霄,笔名劫后生、沭谛。祖籍山东省齐河县焦庙乡双庙屯村。1911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七)生于济南市西公界28号。 8岁入济南薇垣小学(位于大明湖畔寿康楼街)读书。他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每学期考试成绩都是全班第一名。1925年至1928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是当时该校的优等生。

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济南。 5月3日,济南市各校学生举行反帝爱国运动,李铁被日军炮弹炸伤,全身上下有三十多处伤,伤势十分严重,在医院治疗了一年多的时间。

1929年9月,李铁又考入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因伤势未愈,只得保留学籍,继续进行治疗。前后治疗时间将近四年。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摧残了李铁的身体,同时,也在他的心灵深处播下了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

严峻的时局变化和他亲身的遭遇,使李铁萌发了爱国忧民的思想。从高中一年级起,他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最早的笔名为“劫后生”。 1930年,他用“郭缦青”的名字在开明书店编辑发行的《中学生》杂志第六期上发表了题为《小道士》的短篇小说,以文艺形式的笔触,鞭笞了旧社会的黑暗,他也曾用“沭谛”的笔名发表过抨击旧社会的文章。.在高中读书的这段时间里,他还参加了济南《晨光日报》的“儿童周刊”和济南《民国时报》“再励”副刊的编辑工作,开始和一些进步学生,青年联系,共同传播和阅读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书籍,探求人生的道路。李铁还主动向一些看不清形势榜徨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的学生和青年推荐进步读物,向他们介绍和分析社会局势,进行民族教育,启发他们坚定爱国主义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学生激于爱国义愤,赴京请愿。李铁所在的省立济南高级中学是山东省赴京请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而且他也是积极参加者之一。

1932年上半年,李铁到北平私立弘达中学跳级读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同年夏天毕业,先考入清华大学,读了不到一个月,又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以下简称北师大)。 1933年又转入该校历史系。李铁家庭贫穷,能上大学很不容易,他的父亲郭宜廷(字相臣)是济南市“义兴公”古玩店的店员,收入菲薄。由于从小没有读过书,吃了不少不识字的苦,所以十分支持李铁升学深造。李铁上大学的经济来源,除了靠家庭勤俭节约和他父亲从店里“长支”(预借)出来的钱维持外,主要还靠他自己优异的成绩,向县里申请“贷费”(似现在的助学金)和他的微薄稿费来解决。他从清华大学转到北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家庭贫寒。因为清华大学费用较高,而北师大的学费较低,学校还免费供应学生伙食等。

李铁进北师大后,参加了校内进步同学在历史系组织的 “近代史读书会”。阅读了“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书籍。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列强对

中华民族的欺辱,以及“九·一八”事变后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使李铁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激发起来。当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于1933年5月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为日寇侵占华北打开了大门。 1935年6月,又派何应钦同日寇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撤退了中国在河北及华北的驻军。汉奸殷汝耕则在通县成立了所谓“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大批日军盘踞在长城以北,威逼中华。北平岌岌可危。在这国难临头的形势下,北平学联在党的领导下,于1935年组织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当时行动最快,最活跃的学校是北师大,清华大学,燕大学等。李铁在北师大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他与爱国学生一起向华北国民党反动当局请愿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第一次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在严寒的北平,马路上滴水成冰,李铁与同学们不怕反动派的迫害,不怕皮鞭和水龙头,赤手空拳与反动军警英勇搏斗。以后,李铁还相继参加了“一二.一六”大游行,1936年6月13日为反对日军侵占华北的学生示威,以及慰劳绥远抗日将领的募捐等抗日救亡运动。

为了有利于发动和组织各校同学开展抗日民主救亡运动,1936年,在党的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酝酿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北师大也成立了秘密的“民先”组织(各校情况不同,有的公开,有的秘密)。李铁于1936年下半年被选为北师大“民先”的负责人之一,后任北师大“民先”队长,兼文学院“民先”的负责人,同时还兼任“民先”第十二区队(西城区)的区队长(属十二区队“民先”组织的学校有。北师大,北平大学,民国大学,法商学院,新闻专科学校和师大附中等) 。1936年五六月问,李铁经北师大地下党组织考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文学院地下党支部书记。

入党后,李铁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更加积极地投身革命斗争。他通过“民先”和学生会等组织,在校内发动和组织进步同学向学校当局和右派学生势力开展斗争。当时,学校历史系有个反动学生叫徐作霖,表面上伪装进步,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但暗地里却时常刺探学生运动的内情,向反动当局通风报信。有一次李铁截获了一封密告信,他立即发动群众,多方调查核实,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查明密告人就是徐作霖,当即揭露了徐作霖的反动面目,保证了学生运动的健康发展。

1936年下半年,北师大左右两派学生的斗争日趋激烈。当时学校左派秘密组织有党领导的“民先”。反动组织有国民党CC派的外围组织“诚社”。此外还有个所谓的“饭团”,参加“饭团”的多数是河北省的学生,他们在政治上站在反动派一边,为的是毕业后好找“饭碗”。所以人们讽刺为“饭团”。他们与“诚社”勾结在一起,成为学校反动当局破坏学

生救亡运动的御用工具。他们经常寻衅闹事,故意挑起事端,排斥打击要求抗日的学生,撕毁李铁主编的壁报,并公开成立“武力清共团”、气焰十分嚣张。针对这种情况,左派学生领袖李铁等人,通过“民先”组织,发动进步同学同反动势力的头子展开辩论,并动员全校进步同学联合签名反对“武力清共团”等反动组织,大煞了反动势力的威风。

由于李铁积极组织学生运动,开展反蒋抗日斗争,他的身份逐渐暴露,因此引起了学校右派势力和反动当局的注意,并把他视为眼中钉。特别是北师大的国民党反动教授CC分子杨立奎和蓝衣社分子熊梦飞为首的反动势力对李铁恨之入骨,伺机对他进行报复。他们无耻地收买了李铁的同班同学乔介林这个“饭团”分子,唆使乔杀害李铁。1937年1月15日晚,乔借酒发疯,手持藏剑的手杖(即二人夺)冲向李铁的宿舍,扬言要杀共产党。他的一些同伙也跟着狂吠乱叫,气势汹汹。左派同学闻讯及时前来支援。双方剑拔弩张,一瞬间,气氛十分紧张。右派学生虽有预谋,但见左派学生并非软弱可欺,因此没敢轻举妄动。但校方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第二天一清早便贴出布告,以“纠众聚殴”的罪名,无理开除六名所谓闹事的左派学生。这次事件是国民党反动派明目张胆地对李铁进行的一次迫害,是对左派势力的一次镇压。在反动势力面前,李铁和同学们坚决地予以反击,他们在广大师生中揭露了师大“饭团”、国民党CC派的丑恶面目,李铁还在20日的《北平晨报》上发表声明,揭发了反动势力对六名同学无辜开除的事实真相,从而使反动势力更加孤立,对左派学生没敢再下毒手。

李铁到北平读书后,每逢假期回到济南,经常与济南一些学校的进步师生保持联系。 1933年冬,李铁曾帮助和支持齐鲁中学演出宣扬民主和有进步意义的苏联戏剧《白茶》,在济南引起了轰动。 1935年, “一二·九”学生运动后,李铁利用寒假向济南的同学和青年进行宣传,讲述了北平学生在示威游行时,与反动军警搏斗的情形,介绍平、津学生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展抗日斗争的情况。回到北平后,他将“民先”,“学生救国会”等出版的宣传品陆续寄到济南,其中有党的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材料,有《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等。 1 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全国抗日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这年寒假,李铁在济南向一些中学的师生介绍当时的政治形势,宣传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以及党中央率领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李铁还与济南学联

负责人一起,组织了一次歌咏会。公开演唱《打回老家去》,《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救亡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

1937年,李铁同志在北师大历史系毕业时,正值“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学生大批南下,李铁也回到济南,并在金牛山附近的济南市立中学担任历史教师。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一方面组织学界抗敌后援会的工作,使抗日救亡群众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当时国民党反动当局继续反共卖国,对进步青年的言论行动多方监视限制。北师大“饭团”中有的成员也在济南工作,他们在省市教育部门到处散布李铁等进步同学是共产党,因而引起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注意。有一次,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司令对“义兴公”古玩店老板说: “现在时局不稳,有些‘赤色分子 ’ 活动很厉害”同时还讲了一些人的名字,其中就有“郭庆云”。李铁的父亲从老板那里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告诉李铁,李铁迅速向组织做了汇报。为了预防不测,组织决定让李铁和一些被国民党反动派注意上的同学离开济南。

同年9月底10月初,李铁经山东泰安抵安徽省当涂县民众教育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不久,与无锡流亡服务团一起南下,抵江西省南昌市。经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介绍,李铁于1937年底到达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闽浙赣特委所在地,任特委秘书。 1938年1月,驻在石塘镇的部队和大多数同志到皖南新四军军部集中。这时,李铁随省委机关从石塘镇迁到闽北老根据地崇安县。

5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负责人范式人去江西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汇报工作,要求组织派干部领导当地党的活动。于是,闽浙赣特委决定派李铁去福州。

6月,他风尘仆仆地来到福州。 8月,李铁组建了福州工委,并任书记。从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以及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他在救亡运动中注意培养积极分子,认真克服党在内战时期城市工作中关门主义的错误,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他还经常通过各种合法的组织和活动形式,与各界群众建立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铁根据各阶层人士的思想反映和各种思想认识,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政治形势,号召和动员各阶层人士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福州一带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战地妇女宣传队,抗敌后援会等组织的活动范围从市区和郊区扩及连江、罗源、长乐、福清,以及尤溪、蒲田、仙游,惠安,海澄,同安等10多个县份。同时,城市和乡村的党组织也有了很快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福建党的力量。

1938年春,福州开始酝酿成立“民先”组织。李铁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工委成立以后,8月下旬,李铁主持召开了“民先”福州总部成立会议。会议明确了“民先”的性质和任务,讨论了如何开展活动和发展组织等问题。同时,对“民先”福州总部工作作了分工和安排。会后, “民先”成员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并深入到农村,成为抗日运动的一支生力军。

1940年3月,李铁调任闽江特委书记,并直接负责领导福州、闽侯、闽清等地党组织的活动。因此,他经常到这一带布置检查工作。这年二月,我地下党派人从福州运送电台和零件到省委,途经南平,李铁等人作了精心安排,使电台和零件安全运抵闽北崇安武夷山省委驻地。在此期间,李铁在福州举办新党员训练班,培训当地和暑期回福州的外县学生党员。他还亲自为学员们讲课。

同年下半年,省委在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坚决撤退红军干部与坚决执行隐蔽政策的指示》时,考虑到李铁是党的专职干部,肩负重任,在没有社会职业掩护的情况下,经常在国民党统治的城市中活动,危险性较大,不宜久居南平。于是通过关系,安排李铁到闽清天儒中学任教,以此为掩护,领导闽江特委的工作。天儒中学是一处教会学校,但校长陈世平,思想比较开明,教务主任黄卫世,是我党派去的地下党员,与李铁单线联系,并负责李铁的安全与对外联系工作。那时的天儒中学,教师队伍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进步力量较强,这个环境对李铁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1940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反共高潮。这时天儒中学的革命活动也处在高峰阶段,活动形式开始由隐蔽,半隐蔽转向公开化、合法化。李铁与其他进步教师一起,以极大热情,通过公开合法的形式,启发教育青年学生,开展革命活动。

李铁在学校任语文兼历史教师。他在教材中删去陈腐落后不合时宜的内容,选用具有爱国主义的章节,补充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底层生活的进步读物,并结合抗战形势来激发,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思想情操。他讲课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在讲解爱国主义内容的课文时,有时悲壮激昂、声泪俱下,使学生们深受感动和教育。李铁结合课本,还经常提到朱德,周恩来、叶挺等我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李铁还通过组织“读书会”,办墙报、时事测验等形式,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这一年的圣诞节,李铁等曾组织学生在国民党县政府广场公演反映儿子与汉奸父亲斗争的剧目《父与子》,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演出后,社会震动很大。在天儒中学,李铁诲人不倦的热情,他的学识和才华,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1941年元旦,李铁离开了天儒中学,奔赴闽中。 “皖南事变”后,党内委员制改为特派员制。李铁抵闽中后,任闽中党的特派员。年初,李铁在永泰县召开闽中地区县以上干部会,沉痛地介绍了“皖南事变”的经过及其教训,分析了当时形势,同时传达了党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中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监,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他还在蒲田,永泰、长乐等地举办多期干部学习班,轮训班、军事训练班。学习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党的建设,党纲,党章、党的扰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形势与任务等。为隐蔽精干,积蓄力量,培养教育党的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作出了贡献。

当时,闽中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山洞,草寮,吃的是地瓜、杂粮。驻地经常转移。学习班人多,又遇上灾荒,口粮经常供应不足,有时只能喝稀的,靠地瓜叶、野菜充饥。李铁总是先人后己,宁肯自己少吃些,吃差些,让同志们吃饱些,吃好些。他的腿,自从遭受日本侵略军摧残后,走路一直有些拐,但长途跋涉,爬山越岭,他总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困难,从不掉队。他原名郭庆云,以后改名李铁,缘由即从此起。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战友,使同志们深受感动,衷心敬佩。

1942年5月问,李铁因在起草抗日宣言中,写有右倾思想的内容,而受到了批评,并被撤销闽中特派员的职务,调到闽北建阳太阳山省委武夷干校第五期训练班,参加整风学习。

1943年初,训练班结束后,李铁被分配到由福州城内迁到邵武县的格致中学教书。此时,他公开的名字为郭云霄。他坚信党组织会对他的问题得以澄清,历史将作出正确结论。因此,他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接受组织的考验,欣然来到偏僻的山区执掌教鞭,继续播种革命火花,传播革命的思想。这一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反共逆流一个接一个袭来。在艰难的岁月里,李铁身在学校,却时时刻刻为党和同志们的安危忧虑。

1944年初,李铁了解到省委赣东北城市特派员庄征被叛徒出卖,被捕后押解到邵武。便设法与庄征取得了联系,使庄征和省委之间的联络及时沟通。为营救同志,粉碎敌人妄图破坏省委的阴谋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李铁同志调回福州。

同年9月,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省委召开福州党的积极分子会议,宣布成立中共闽江工委。李铁被任命为闽江工委委员、组织部长。李铁积极贯彻省委的指示,深入基层,开展活动。到1946年底,闽江工委的组织迅速发展到闽北,闽东,闽中、闽南、厦门,甚至发展到江西、浙江等地。不仅发展了城市工作,也发展了农村工作,实现了积极掩蔽政策,同时也取得了反特斗争的胜利。

1947年1月,李铁当选为闽浙赣区党委候补委员,区党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兼任闽浙赣地下军司令部副政委。后又任省委城工部部长。

城工部成立后,他经常深入到基层,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以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他还对闽东党组织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扩大了地方游击武装力量,总结了闽东党的经验教训,指出了今后斗争的方向,并写了《闽东革命的前前后后》,《闽东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两篇文章。对发展闽东的革命形势和党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1946年至1947年底,李铁还主持油印出版了党的地下刊物《火炬》。同时,还培训了一大批工作骨干,充实了基层工作的力量,进一步提高了党的政治素质。李铁为开展全省城市工作作出了表率,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同志们评价他说: “李铁对福建党在城市工作中做出了很大成绩,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李铁平时生活十分简朴,为革命经常废寝忘食,忍饥挨饿。由于生活上的艰苦,使他的身体受到了影响。他在穿着方面也很朴素,衣服破了,缝缝补补仍然穿在身上。他常说:“学习,进步要向前看,生活上要向下比,这样才能心安理得,才能不断进步。”

李铁全家都过着艰苦的生活,他对家属要求非常严格。当时,他经常带公款回家,总是把公款和家庭生活费用分得清清楚楚。他告诫爱人: “公家的钱,一分也不能动,动了唯你是问。”其实,他爱人不仅公私分明,而且为了她和李铁从事革命工作,还动员自己的父亲把养殓田和一座旧房子卖掉,将款全部交给组织作为活动经费。

李铁前后到过闽北,闽东,闽中,以及福建的山山水水。他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地走过来的,每到一处都留下他深深的足迹。可是,正当他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党的事业忘我奋斗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予省委内部和下面基层单位接连发生几起我党员干部遭敌杀害和被捕的事件,省委主要领导人错误地认为: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是城工部在破坏,怀疑城工部已被特务控制和利用。李铁是城工部长,在劫难免,不幸于1948年4月在福建省建阳县大砍乡岩溪村被杀害,时年37岁。

1956年,中共福建省委正式作出决定:为省委城工部李铁平反,并追认李铁同志为革命烈士

李铁同志为民族解放事业洒尽了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为中华民族和广大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他那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抗战到底的意志,他那始终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并自觉为之奋斗终生的无产阶级党性,在福建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真正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

如今,他的名字已镌刻在巍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永远耸立在人民的心中。李铁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永远使人崇敬和怀念,他的英雄业绩将永远为人民传颂。

李铁同志永垂不朽!

(根据周承彬,郭庆娥、程宝兰,林里,景锬,

黄衣禹和齐河县民政局等提供的资料整理)